做客时间
5月20日 09:00-11:00
做客专家
蔡琬彬:省市场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
王旭东:省市场局食品经营处副处长
李   汀:省市场局食品经营处一级主任科
答疑主题
1.食品安全
2.商事制度改革
  • 5月15日
    省营商局
  • 5月16日
    省发展改革委
  • 省教育厅
  • 5月17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省财政厅
  • 5月18日
    省人社厅
  • 省交通运输厅
  • 5月19日
    省商务厅
  • 省卫生健康委
  • 5月20日
    省市场监管局
  • 省税务局
我省对经营进口冷链食品有哪些要求?

  应当向供货者索要营业执照和生产经营资质,留存进货票据进货记录,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来源合法,确保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和首站追溯码三证一码齐全。

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应当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货品相对应批次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和首站追溯码,并留存好购物凭证。

超市打折的临近保质期食品是否可以购买?

  可以购买,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以食用,但购入后注意食用期限

如何避免购买注水肉、瘦肉精或未经检验检疫的鲜肉?

  国家求生猪屠宰的生猪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屠宰厂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购买肉品,可以查看是否具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肉类检验合格证明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

  可以食用食品添加剂是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具体项目的限量进行添加,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是国家要求强制执行的标准,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消费者就餐和购买食品如何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一是采购食品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食品原料,观察食用农产品是否新鲜,预包装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不采购超过保质期,包装破损、涨袋、胖听的预包装食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和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二是选购进口冷冻食品时,要主动查看进口冷冻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和首站追溯码等“三证一码”是否齐全。网上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查看网上商家是否公示进口冷冻食品“三证”信息。三是外出就餐要选择清洁卫生、证照齐备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实行“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就餐前要洗手,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网络餐饮外卖商户证件齐全么?

  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入网餐饮服务单位(俗称网上买卖商户)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经营许可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核准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并在网络经营活动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证照信息和经营地址等。食品加工过程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加工制作的食品的数量(包括网络经营和门店经营总量)不得超过本单位加工能力,严格对餐饮食品进行包装或使用“食安封签”,确保线上线下餐食同标同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如未审查等,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131条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哪些人员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由于食品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法第45条规定了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患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禁止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歧视患有疾病的从业人员,更不得以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疾病人员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借口,辞退职工。对于患有上述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只限定在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不影响其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如从事行政工作,管理工作、保安、技工、收银员等等。对此类职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安排其转岗,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3条的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2.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3.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9.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请问企业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可以办理哪些业务?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实现全省一般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设了全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与省营商局、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的将更多高频服务事项纳入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目前,全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已经实现了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企业开办事项全流程线上一次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相关信息实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

一般性企业开办需要多长时间?

  全省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已经压缩至1个工作日,沈阳、大连等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压缩至0.5个工作日全省范围内在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一个工作日内能够办结全部企业开办业务,沈阳、大连等部分地区可以0.5个工作日内办结。今年年底前,全省各地区都将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

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的各项企业开办事项只能一次申请吗?还是可以随时申请?

  全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的各项企业开办事项不但可以“一次办”,还可以“随时办”。比如说:企业在设立阶段,暂时不想银行开户,或不想办理公积金、社保手续等,在开业后还可以继续补办、增办,无须企业再到其它部门进行申请。企业信息一次填报后,在以后的业务办理中,可以直接赋用,不用企业再次填报。

我省关于企业退出有什么最惠政策?

  2015年开始,我省开始试点企业简易注销试点改革,2017年全面推行,2021继续完善,进一步拓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进一步压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建立企业简易注销容错机制。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企业适用简易注销,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拓展至上市公司除外的所有市场主体类型,企业注销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实现了退出效率成倍提升。

企业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应当按照什么程序流程办理?

  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应当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简易注销公告》专栏主动向社会公告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及全体投资人承诺等信息,公告期为20天。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清算或裁定宣告破产的企业可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无需经过简易注销公告程序。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企业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的相关信息推送至同级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公告期满后,企业方可向企业登记机关提出简易注销登记申请。

今年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条例》首次增设了“歇业制度”,请问哪些市场主体可以办理歇业?

  市场主体暂时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想暂时休整一段时间,不注销市场主体,就可以办理歇业登记。今年部分市场主体受疫情影响生意不好做,想暂时停业,就可以申请歇业登记。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均可办理歇业。

市场主体哪些情况下可以办理歇业?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市场主体如何办理歇业?

  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应当在歇业前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可以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歇业备案提交材料:《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申请书》;《歇业备案承诺书》。

市场主体歇业期限是多久?

  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市场主体延长歇业期限,应当于期限届满前30日内按规定办理,市场主体歇业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市场主体备案的歇业期限届满,或者累计歇业满3年,视为自动恢复经营,决定不再经营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市场主体“歇业”后有哪些诚信和监管要求?

  “歇业”不是意味着脱离监管。申请歇业的企业保留了市场主体资格,获得了喘息休整的机会,但仍受到登记机关的监督与监管。《条例》明确提出,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可以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通过公示加强对歇业企业的社会监督和信用监管。企业歇业期间暂停经营,不发生任何经营活动;歇业期间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按时进行年报,全面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债权债务关系;自觉接受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的监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旦企业在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则视为恢复营业。同时,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接受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约束和惩戒。

  • 联系省直专家
    拨024-12345-1-8
  • 联系沈抚示范区专家
    拨024-12345-1-5
  • 联系沈阳专家
    拨024-12345-1-1
  • 联系大连专家
    拨0411-12345
  • 联系鞍山专家
    拨0412-12345
  • 联系抚顺专家
    拨024-12345-1-2
  • 联系本溪专家
    拨024-12345-1-3
  • 联系丹东专家
    拨0415-12345
  • 联系锦州专家
    拨0416-12345
  • 联系营口专家
    拨0417-12345
  • 联系阜新专家
    拨0418-12345
  • 联系辽阳专家
    拨0419-12345
  • 联系铁岭专家
    拨024-12345-1-4
  • 联系朝阳专家
    拨0421-12345
  • 联系盘锦专家
    拨0427-12345
  • 联系葫芦岛专家
    拨0429-12345